供稿部门:党委宣传部 作者:刘力萍、蒋佳怡、姚晓冰 审核人:史丽涛 发布时间:2025年06月04日 11:18 阅读量:
6月3日晚,“笛声何处——中西跨文化之夜”长笛独奏音乐会在学校B校区玉兰艺术中心一楼华彩音乐厅举办。本次音乐会由音乐舞蹈学院主办,合川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,合川区音乐家协会支持。出席本次音乐会的领导嘉宾有学校副校长、校园文化委员会主任、音乐舞蹈学院院长王婕教授;合川区音乐家协会主席杨小超、副秘书长孔祥爱。此外,学校教务处、评建办、宣传部的负责人、音乐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、教学院长、学院的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音乐会。
本次音乐会匠心独运,曲目紧密呼应“跨文化融合”的核心。在音乐舞蹈学院长笛专职教师孙连鹏的演奏里,有伊丽莎白列夫琴科的《华尔兹》;有法国福列的《西西里舞曲》;有博林充满现代气息的四首爵士组曲;还有拉威尔印象派的《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》……在老师们的精彩演绎下,西方音乐的经典元素依次流淌。下半场则转向东方意境,《独舟唱晚》的江南水墨、《香颂》的婉转音韵,《来吧!春天》(长笛二重奏)与《相许》(长笛与竹笛二重奏),更是用乐器进行了“中西对话”,将“跨文化融合”主题推至高潮——竹笛的清越与长笛的醇厚交织共鸣,奏出无问西东的和美乐章。压轴曲目《诀别书》以长笛演绎古琴名曲,实现了跨越时空与乐器的深情对话,演奏者孙连鹏在音乐会结尾对学校表达了真挚的感谢并送上由鼓、钢琴、长笛三合奏的返场曲目。
“笛声何处”既呼应东方美学的诗意留白,又与长笛的空灵音色形成文化共鸣。这场演出以西方长笛为载体,展现了西方音乐的结构之美,又暗合东方艺术的意境之韵,实现了中西音乐文化的巧妙对话。
音乐舞蹈学院作为本次音乐会主办单位,成功举办了本次高品质音乐会,既体现了学院教师的专业素质,彰显了学院“以演促教、以演促学、演教结合、服务地方”的教学理念,更落实了学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国际视野、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。
编辑:田宇
审核:罗瑞林
终审:史丽涛